基于语料库的流浪地球英文报道研究
一、研究背景
《流浪地球》于2019年2月5日(农历大年初一)在中国内地上映,随即以超过22亿元的票房荣登春节档票房冠军,最终以超过46亿元票房成为2019年度票房亚军。
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科幻大片,《流浪地球》的成功在学界也成为研究热点。中国期刊网统计数据显示,国内学者在2019年度共发表与该影片相关的文章290篇,其中CSSCI和核心期刊65篇,与国家社科基金及国家艺术规划课题相关研究17项。学者们主要从电影的内容和主题、工业技术、观众反馈、对外传播四个角度展开论述,学者们认为,电影体现了家园意识,兼具本土化和国际化、宇宙化视角,展现了关于人类共同未来的中国式叙事①②③贾雨薇:《中国科幻电影艺术审美的再思考——以电影〈流浪地球〉为中心》《,艺术评论》2019年第4期,第44-50页。;在工业技术上的成就集中体现于视觉效果,是对好莱坞技术的借鉴及东西方审美视角的融合④刘小冬,苏洋《:打造中国科幻大片的视效景观——与视效主创谈〈流浪地球〉的特效创作与实现》,《电影艺术》2019年第2期,第139-144页。。国内网友及微博评论表明,观众们的积极评价远高于消极评价⑤王妍,王绪滕,常小宇等《: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微博电影评论情感分析——以〈流浪地球〉为例》,《现代电影技术》2019年第8期,第41-45页。《,流浪地球》展现了中国科幻影片在创作上的巨大进步,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带来希望⑥王笛《:从〈流浪地球〉报道看中国科幻电影对外传播》《,对外传播》2019年第3期,第60-63页。。
不可否认,国内研究数量虽多,但对外媒的报道仅限于零星的摘录,缺乏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。事实上《,流浪地球》也引起了国际新闻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关注,在Google搜索Wondering Earth movie有1 440万条结果。Google Trends的数据显示《,流浪地球》分别在2019年2月、3月和5月成为关注热点,前者是在国内热影期,后者是在全球最大流媒体平台网飞(Netflix)上线之时。但是,国际观众或媒体对于这一影片作何种评价?是否会存在文化不适应?他们探讨的核心内容有哪些?对未来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有何启发?目前尚不得而知。
基于上述不足,本文采用语料分析法,收集2019年1月1日至7月31日的《流浪地球》英文报道,并作定量和定性分析,旨在回答以下问题:
(1)英文报道关注热点有哪些?(2)英文报道对影片作何评价?
(3)这些评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对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有何启示?
二、研究方法
(一)英文媒体报道语料搜集
本研究共搜集到英文报道59篇,43 508字。时间跨度为2019年1月30至7月24日,最长1 863字,最短67字,平均每篇737字。报道来源于13个国家和地区,具体包括:美国29篇,英国10篇,新加坡3篇,澳大利亚、印度、巴基斯坦各2篇,加拿大、新西兰、日本、罗马尼亚、瑞士、马来西亚各1篇,等等。涉及媒体包括美国的《纽约时报》《华盛顿邮报》《好莱坞报道》《综艺》等,英国的BBC、《卫报》、《每日电讯报》、《经济学人》等。
(二)分析工具和手段
对语料的分析主要采用Wmatrix和AntConc两个软件,具体方法包括提取关键词、共现词以及特征表达,并进行归类总结。具体如下:
关键词:以“英国国家语料库书面语样本”(BNC written sampler)为参照语料,运用Wmatrix软件在线检索工具,获得本语料的高频关键词表。在此基础上,合并同源词(如,China/Chinese;movie/movies)和同义词(movie和film),获得最终的关键词表。
共现词:采用AntConc中的N-Gram功能检索Wandering Earth这一短语左、右两边出现的2个至5个词汇及其组合,并进行人工删选。本研究先选择共现频次为18次以上的结果共176条,然后人工删选出有意义的实词和短语。
特征表达:为进一步探讨英文报道对《流浪地球》的评价,本文利用AntConc的Concordance功能,分别以film/movie(整体评价),story/plo(t故事及情节),theme/culture(主题及价值),characte(r人物),special/visual effec(t视觉效果)及ollywood(好莱坞)为检索词,宽度为左右各12个词,然后将结果导入Excel表格,人工删选与本影片相关的句子。最后,对每个句子的核心信息进行人工编译、确定特征表达并按语义域归类,具体见例1和例2。例1的检索词为film,获得的特征表达“6天20亿(2.32亿英镑)”出现在检索词右边,这是关于电影的票房,所以将语义域定为“商业成功”;例2的检索词为visual effect,获得的特征表达“精彩的”出现在左边,语义域定为“(对视觉效果的)积极评价”。